“秒批”亮了!高校应届生落户,这个城市放大招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 落户咨询
(“秒批”亮了!高校应届生落户,这个城市放大招)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一份文件引起网友关注!应届生落户,“秒批”两个字亮了……
近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秒批”(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出人才引进和落户“秒批”。
据“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框架下,深圳市人才引进办理新政重磅出台,“秒批”就是新政的一部分。
落户“秒批”如何操作?
根据“改革方案”要求,将改革高校应届毕业生接收申报模式,增加个人申报方式,取消现场报到环节,实现系统“秒批”办理。
据报道,“秒批”主要通过下面四项改革实现:
零费用
新增个人申办方式,毕业生接收可通过个人申办方式办理,实现办理零费用。
零排队
大幅消化报到业务高峰期,学历信息审核网上完成,报到落户一起办,网上预约不等待,真正做到零排队。
一次跑动,自动审批
毕业生通过系统上传毕业证及验证报告、学位证、身份证,由系统自动核查上传材料是否完整并比对学历信息,由系统自动“秒批”(因数据量较大,正常匹配反馈时间为3-5分钟)。从网上申办到办理落户,全过程仅需一次跑动(非深户前往户籍管理机构,完成报到落户,深户前往权属人力资源部门办理报到)。
自主选择,随心落户
新增落户选择,应届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七种落户方式的任一种办理,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都能顺利、无障碍落户。
※落户后的人才补贴按市人力资源部门相关政策执行。
据了解,该新政将于6月25日正式启动,试运行时间为2018年6月11日至24日。
哪些人可以“秒批”?
1、接受条件
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普通高等教育学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指纳入全国统一招生,统一派遣计划的国内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身体健康;
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刑事犯罪记录。
通知还强调,方案中所称的申请人是指符合深圳市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接收政策规定的人员:
往届生可以“秒批”吗?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在网友留言中予以解答:
(来源:中国青年报ID:,综合微信公众号“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应届毕业生入户注意!一个小错误让你办理深圳户口浪费很多时间!
- 差别竟然这么大,应届生纷纷放弃北上广,独独落户深圳!
- 网上办、自动审、取消多项材料……应届生落户深圳将“秒批”
- 应届生因报到证原因怎么改派入户深圳?
- 毕业了,应届生的深圳社保要这样办
- 21年应届毕业生每个人都有!快来看看你能申请多少补贴?
- 重磅!高校应届生落户深圳秒批,也加入抢人大战!
- 高校应届生落户深圳秒批!正试运行中,6月25日正式启动
- 2019年深圳应届生入户条件最新规定,最全攻略!
- 应届生入深户,抓紧当下机遇
- 应届毕业生落户深圳,需要做哪些准备?
- 高校应届生落户“秒批”,零费用零排队!深圳发布给力人才新政
热门文章
- 深圳最新社平工资为10646元/月 7月起社保缴费基数和待遇偿付基数随之调整
- 2019年最新、深圳积分入户分值表积分落户差5分差10分可看
- 深圳积分入户计算(深圳积分入户积分怎么算)
- 2022怎么请申请深圳积分入户清华大学人才引进
- 深圳积分入户如何快速积满100分入深户?
- 深圳积分入户基本条件,2022年入深户标准
- 深圳市积分入户和随迁入户的区别
- 深圳自考学历对积分入户深圳有帮助吗?
- 深圳西丽积分入户差40分首先物流员
- 华为“第三总部”落户西安,选址拟曝光,这一区域将迎来高光时刻
- 深圳户籍真的很值钱,实在不行找个深圳对象吧!
- 名额达一万个!2020年度深圳积分入户申请启动
最新文档
- 为什么应届毕业生现在选择入户深圳?五个步骤带你了解入户流程
- 201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深圳落户指南
- 一图读懂!应届毕业生深圳接收全流程
- 2019年应届毕业生落户详细流程
- 毕业了,应届生的深圳社保要这样办
- 网上办、自动审、取消多项材料……应届生落户深圳将“秒批”
- 2018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怎么办理深户?
- 一点也不麻烦!应届生入户深圳最新攻略来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 应届毕业生档案和报道证必须这样处理
- 2020年广东省内应届毕业生办理深户的攻略指南参考
- 应届生入户深圳,学籍档案跟办理入户有什么关系呢?
- 打卡广东高质量|应届毕业生“秒批”落户!深圳“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贴身“利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