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子女们的这份医保限时办理!父母们千万别错过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 落户咨询
(9月起,子女们的这份医保限时办理!父母们千万别错过)
9月份是幼儿园、中小学开学的日子。除了开学之外,9月份还是很多城市2018—2019年度少儿医保统一申报的月份。为确保孩子及时享受医保待遇,请尽量在9月份完成参保缴费。
01
大家知道,上学讲究户籍,如果在户籍所在地上学,是有居民保险的,少年儿童也可以享受。
但是大量不在户籍地上学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在当地没有社保,少年儿童当然还不着急养老的话题,但是有医疗风险啊。
所以,为了应对这个群体的问题,像深圳市这样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专门为户籍不在本地的,但是上学的儿童解决了这个问题。
深圳市为代表的少儿医保覆盖了本市户籍,非在园在校少儿。本市中小学和幼托机构在册学生,其中非深户需父母一方正在参加本市社会保险满1年以上。
在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民办学校)或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学生。
02
怎么参保缴费?
各位家长注意了,在园、在校的学生:按学年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费,参保学生应将医疗保险费缴交到学校,学校统一归集。
所以,上学的孩子和上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带着社保费上学,家长要注意安全。
非在园在校少儿(深户籍)由社保机构一次性从监护人或少儿本人的存折中扣取全年费用。
03
交多少?符合少儿医保参保条件的参保人参加基本医保二档。缴费标准为: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0.8%*缴费月数。
比如,2018-2019年度,深圳市的平均工资是每月8340元,所以每年要交801.36元(8348×0.8%×12个月)。
其中财政为每位少儿医保参保人补贴492元/年,所以参保人实际需缴交医疗保险费309.36元。还是比较好的。
04
当然大家一定要注意,2018-2019年度少儿医保统一申报期为9月1日至10月31日。
在统一申报时间段内(9月1日至10月31日)申报和缴费到账的,缴费时间段为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为确保及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避免因9月未缴费成功,导致10月起无法在定点医疗机构刷卡记账,各位少儿参保人应尽量在9月完成少儿医保参保缴费。
欢迎大家关注懂点财经!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推荐文章
- 深圳市进一步优化就业和失业登记办理模式 就业与社保登记打包一件事办
- 燕罗家长,少儿医保统一申报已经启动啦!
- 深圳家长注意了!少儿医保本月要完成缴费
- 非公积金业务网点亦可办理
- 深圳职工医保想改档?今天这是最后机会,错过等一年
- 深圳医保三档需要缴纳多少医疗费用?
- 深圳儿童医保卡怎么用?刚出生宝宝要深户才能办理
- 一文看懂!重庆、深圳、广州、南宁异地社保应该怎么取消?
- 2022年深圳社保缴费,一档、二档、三档,每月分别交多少?
- 无学历无社保该怎么入深户
- 深圳有医保,去外地住院怎样才能不降低报销待遇?
- 非深户在深圳断断续续累计交了10年社保,可以在深圳办理退休吗
热门文章
- 深圳中考你必须知道的,为什么非深户考生录取线会比深户多45分
- 2021年在职人才引进落户深圳条件
- “博士年薪26万!”小县城引进人才,最终名单揭开低学历廉价感
- 2022深圳人才引进落户政策代办深圳积分入户
- 深圳户口迁入2021:积分入户和人才引进入户有什么区别?
- 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在职人才引进图文版)秒批
- 深圳积分入户深圳条件分数表
- 关于深圳积分入户哪里查,我的一点看法
- 非深户注意!6月起,纯积分落户深圳申请或将开始!仅限10000名
- 用智慧成就人生深圳人才引进申报测评
- 新闻推荐:深圳入户积分证书加分明细今日市场一览表(3218更新)
- 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关于“宝安区高层次人才认定”等25项业务申请相关安排的公告
最新文档
- 警惕!社保千万不能挂靠缴费!后果很严重
- 深圳社保断了后果严重!在深圳一旦社保断了怎么办?
- 2018年福田招生政策有变!独生子女贬值!入户、社保有加分!
- 深圳社保断交影响加码,非深户真的很受伤!
- 社保百问19期 异地生育保险怎么报销?是否可以使用男方的保险报销?
- 2018社保时间截止入深户条件
- 速看!深圳最新社平工资涨到9309元!7月起你的社保缴费这样变
- 深圳办少儿医保最快三天内办好流程分享
- 在深圳社保每月交多少钱,你知道怎么算吗?学会这个不亏
- 深圳市恒富美美科技公司违法给7人挂靠社保被罚4万余元
- “跨省通办”让我在北京取到了公积金
- 医保异地就医门诊结算指南